雲林縣為積極改善空氣污染問題,分別針對固定源、移動源及逸散源制訂各項管制措施,亦運用各項智能科學儀器進行監控和查緝污染源。
固定源方面,打造仿實驗室等級移動式監測車,利用GC-MS技術進行污染源監控;同時布建微型感測器,結合無人機、熱顯像儀等儀器,找出潛在的污染源。為強化業者自主管理,採用CEMS、CCTV及AI自動判煙系統,監控廢氣燃燒塔運作,一旦排煙或火光出現,即時通報並派員進場調查。臭氧前驅物減量部分,透過設備元件洩漏稽查檢測、特定製程現場查核及輔導改善等措施,有效減少VOCs排放。
移動源方面,運用車牌辨識系統結合監理站定檢資訊,現場攔檢立即顯示未定檢車輛。推動聲音照相科技執法,藉由影像輔助量測噪音,嚇阻不當改裝排氣管製造噪音的車輛。此外,首創導入柴油車輛排氣光學遙測技術,結合AI智慧科技影像辨識車牌比對車籍資料,篩選高污染車輛。
逸散源方面,除要求公共工程施工機具全數取得自主管理標章外,亦開發AI自動揚塵監測系統,同時布建微感器連動自動灑水系統,以抑制營建工地揚塵。
針對濁水溪揚塵改善及生態復育,與第四河川分署等中央單位合作,成功將河床裸露面積從106年1,500公頃降至112年的567公頃,減少62%。揚塵事件日由59天減少至5天。為解決濁水溪沿岸裸露地問題及兼顧生態環保永續概念,於西螺打造「西螺森活武樹公園」空氣品質淨化區,獲得國內外5項大獎肯定。
同時,在麥寮出海口建置地方創生基地,由產、官、學合作,打造以揚塵抑制、生態復育、文化特色、環境教育等特色的環境。
在雲林縣政府不斷努力下,雲林縣的空氣品質有了顯著改善,以106年和112年PM2.5年平均值來看,由26.7μg/m3下降至21.1μg/m3,改善率達21%;106年AQI>100發生頻率為28%,而112年則降至8%,減少20%。
未來,將繼續致力於改善空氣品質,並持續積極推動AI智慧應用,以實現環境的永續發展。